说到自服务分析工具,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美国在线市场和广告公司E.B. Lane想要制定客户策略,更好地和客户交流。这必然要在公司文化中引入数据分析。但它又不想聘请一个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最后,它使用了自服务分析工具。
E.B. Lane的数字战略总监Shailesh Ghimire表示,只采用自服务分析工具是不够的。管理者还需要理解数据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数据驱动决策。E.B. Lane在三年前开始使用Tableau软件公司的工具,现在整个公司正在逐渐实现数据驱动。
Ghimire表示:“这套系统给我们带来了数据文化。处理客户数据的时候,我们不再犹豫,因为我们有工具在手,知道该怎么做。数据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公司中,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
对于数据科学,很多公司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对数据分析有着刚性的需求,但又无力聘请优秀的数据科学家。诸如E.B. Lane这样的公司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之一就是采用自服务分析工具。不需要数据科学家,用户自己就可以通过工具来处理数据,发现商机。
自服务分析工具
数据人才缺失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也一直受到关注。美国一家商务智能和分析软件公司Lavastorm最近做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包含了来自各行各业的425名分析师、管理者和业务分析师,十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人认为数据分析对业务至关重要,65%的人表示他们无力聘请数据分析人员。
Lavastorm调查结果
Lavastorm负责产品市场的副总裁John Joseph表示:“很多组织都买进了分析工具,并作为首选工具使用。但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技术知识不足。”
一些受访者表示,技术知识不足是影响组织数据驱动决策的主要原因,领导者往往因此质疑数据分析结果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是市场公司的一块心病,现在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它们在数据驱动决策的竞争面前并没有丰富的数据经验。
因此,组织青睐自服务分析工具。部署的时候可能需要专业人士,但是运行和应用,业务人员完全可以搞定,不需要任何数据分析技巧。一些自服务分析工具的供应商,包括Lavastorm, Tableau, Qliktech和Logi都在研发新的软件。通过该软件,用户不需要写代码,可以直接收集各种来源的数据,将信息可视化。
美国数据公司SIGMA负责商务智能和数字分析的总监Andrew Lucyszyn去年也部署了Tableau软件。他认为自服务工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把数据给到最需要它的人的手里。
“有了自服务分析工具,数据不在局限于IT部门,会真正到使用数据者的手里。”这些人可能就是战略团队的一员,或者就是创意总监。
Lucyszyn认为,同样的功能,老一代的分析工具也能实现,不过它需要专门的数据科学家,而且耗时更长。现在,业务用户不需要再等待分析人员输入查询指令,调出结果,而是可以直接分析,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市场人员可以自己做渠道分析、市场细分和其他研究。
当然,自服务工具也不是万能的,这还取决于市场公司需要的分析水平,完全依赖于自助服务当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数据科学家短时间内不会被取代。
Joseph表示,很多组织还是需要数据科学家的。至少,制定数据管理政策,划分IT部门和业务部门人员分配还需要数据科学家。但是,对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数据人员,或者不需要深度分析的组织来说,自服务分析工具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2019年主要趋势:增强分析工具、NLP搜索以及图形分析
增强分析工具、自然语言处理(或者说NLP)搜索以及图形分析是2019年的主要趋势。 根据Gartner公司分析 […]
-
成功预测分析模型面临四大挑战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低成本业务分析工具,这促使很多企业开始构建客户剖析和预测分析应用程序,以期望重振其营销和销售业 […]
-
先进的分析工具从大数据中提取业务价值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Hadoop和Spark等技术的部署更加广泛。在许多情况下,部署先进的分析软件来支持大数据应用程序这件事并不能一蹴而就。
-
忽略业务需求 再高级的分析工具也会沦为鸡肋
如果分析工具与企业业务需求不匹配,那么即便最好的高级分析工具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企业的确需要重视预测分析,并且确保与业务重点保持一致。